長春市“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主要做法
根據吉林省林業關于開展“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的通知精神,長春市于2014年4月啟動實施“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
一、制定方案,確定行動實施目標?!翱破辗丈鷳B建設行動”開展初期,成立長春市林學會“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領導小組,制定《長春市林學會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工作方案》,明確行動目標、明晰行動內容、落實行動責任。在此基礎上,針對“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確定工作重點,實行“三個落實”:落實技術集成項目,落實技術培訓內容,落實技術推介、咨詢服務。
二、推廣技術,促進生態建設發展。2014年,重點推廣常青2號造林技術、農防林泥漿造林技術、樟子松嫁接紅松堅果園建設技術、塑料容器大棚育苗技術4項技術。同時,將一批實用、有效的成熟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組裝配套、示范應用到一線。農安縣農防林更新改造、九臺市苗木花卉生產、凈月開發區森林旅游、雙陽區鹿業和采摘基地等發展勢頭較好。針對不同科技需求,組織科技工作者對現有林業實用技術進行篩選、集成,編寫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實用技術集成資料。完成《林業技術實用手冊》《園林綠化實用技術讀本》和《長春地區幾種林業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資料》3項技術集成,印刷1500冊,免費向林業基層單位、林業職工和林農發放。
三、培訓骨干,支撐建設行動實施。在推進“科普服務生態建設行動”進程中,始終把培訓技術骨干作為支撐生態建設重要措施納入行動計劃。主要采取集中培訓、座談解答、入戶宣傳等形式,講解育苗、造林、經營、果樹、病蟲害防治、林下經濟等知識。一是開展鄉村林業技術骨干培訓工作。舉辦培訓班13場,培訓20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份。通過科技人員與種植大戶結對子形式,培養“懂政策、會經營、有技術”鄉土專家。二是座談解答對接。成立科技服務隊,邀請市林科院專家下到鄉鎮街道參加林業工作會議,座談生態建設及林業科技工作,對一些技術問題進行解答。三是入戶宣傳。深入到基層林業單位和林農家中,進行面對面服務指導對接,講解庭院果樹栽培方法,林下參、大果榛子栽培技術及效益,降低果樹栽培成本,提高雨季造林成活率,搞好林地綜合開發等知識,提高科技服務能力,為廣大林農提供致富門路。針對引進技術項目,實施追蹤技術指導和現場服務,傳授管理、培育、預防自然災害知識和技術,給農民在經營中吃“定心丸”。
四、貼心服務,完善技術服務體系。采取網絡、電話、信函、廣播、電視、報刊等載體進行咨詢和指導;通過座談、經驗交流會、現場會的形式釋惑;組織專家巡回指導、林農研討等途徑服務廣大林農。舉辦各類會議30余次,印發林下參、山野菜、藥材、林下養殖種植技術資料5萬余份,發放其他技術材料1.6萬余份。開通專家服務熱線,接聽、回復技術咨詢15000余次。
五、加強合作,開展科普宣傳活動。與在長高等院校聯合,開展教學實習,并為游人提供觀光和科普場所。制作植物標本2700套,昆蟲標本1400套,接待中、外游客10萬余人次,普及林業知識受眾4萬余人次。利用出租車廣告牌、街邊LED屏幕、文化廣場、森林植物園等形式和場所進行“生態環保,低碳生活”等主題宣傳周活動。組織開展植樹節、科普日、愛鳥周等科普宣傳活動及青少年林學夏令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