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林業科技》2017年第6期目錄
單瓣榆葉梅果實與種子性狀的研究
王永和,荊田東
(舒蘭上營森林經營局,吉林 吉林 132607)
摘要:以單瓣榆葉梅果實與種子為材料,觀測種實有關性狀,結果表明:果實形成初始階段發育較快,花后第3d幼果為綠豆粒大小,第7d如黃豆粒大小。果實成熟時有3種果形,即近圓形果實、扁圓形果實和闊紡錘形果實, 3種果實平均縱向徑、橫向經大小分別為1.7cm與1.6cm、1.7cm與1.8cm、2.1cm與1.8cm,闊紡錘形果實最大,3種果形脫出的種子縱向徑、寬橫向徑、窄橫向徑分別為1.3cm、1.0cm、0.9cm,1.3cm、1.1cm、1.0cm,1.6cm、1.2cm、1.1cm。外種皮均為黃褐色,形狀均為闊扁紡錘形。3種果形種子千粒重均值變化范圍在46~61g,闊紡錘形果實種子千粒重為其他兩種果實的1.30倍和0.32倍,差異顯著。
關鍵詞:單瓣榆葉梅;果實;種子;性狀;千粒重
懷槐種質資源異地保存技術初步研究
吳培莉1,尹樹臣1,王麗娟2,許延國1,韓玉霞1,徐清山1,段芳芳1,李 麗1,王 虹1
?。?.吉林省露水河林業局, 吉林 白山 134506;2.吉林市園林管理處,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以野生懷槐優樹種質為材料,對其異地保存技術進行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優勢木對比法選擇優樹33株,平均年齡為58a,平均胸徑為20.8cm,平均樹高為15.9m,平均形率為0.56。利用劈接法培育嫁接苗繁殖優樹種質,嫁接成活率為80.7%,當年接穗平均苗高生長量為15.4cm。2009年建設異地保存林面積2.12hm2,2017年秋季調查,接株平均胸徑為1.6cm,平均樹高為2.2m,保存率為86%。
關鍵詞:懷槐;種質資源;異地保存;優樹;吉林省露水河
吉林露水河林區燈臺樹種質資源初步研究
尹樹臣1,許延國1,王麗娟2,韓玉霞1,李奎友1,沈廣平1,于 琪1,房衍林1,張乾石1
?。?.吉林省露水河林業局, 吉林 白山 134506;2.吉林市園林管理處,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以吉林省露水河林區燈臺樹野生群體為材料,采用樣地調查法對其種質資源進行初步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在3個樣地中,以下坡位3號樣地生長的植株最多,密度可達349株·hm-2,其中以胸徑5~10cm植株占優勢,密度為207株·hm-2,并生長有胸徑30cm、樹高16.7m高大個體。中坡位2號樣地密度也較大,為277株·hm-2,而且天然更新極好,幼苗幼樹密度為214株·hm-2。在上坡位1號樣地中,單位面積密度亦達到149株·hm-2。該林區林地坡度較大地段針闊混交林或楊樹純林是野生種群最為適宜的立地生境。野生植株生長發育正常,無林業有害生物與凍害危害。
關鍵詞:吉林露水河;燈臺樹;種質資源;種群密度;抗寒種源
蛟河林區蒙古櫟不同群落生長過程研究
陳連棟1,陳建軍2,張啟昌3,王建偉4,張 偉4
(1.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 長春 130022;2.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33;3.北華大學林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4.吉林省航空護林中心,吉林 延邊 133700)
摘要: 以吉林省蛟河林業實驗區管理局施業區內3種蒙古櫟林群落為對象,對其生長過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群落林木胸徑、樹高、材積總生長量均隨年齡增大而遞增,生長量大小依次為羊胡子苔草—胡枝子—蒙古櫟林>羊胡子苔草—榛子—蒙古櫟林>羊胡子苔草—興安杜鵑—蒙古櫟林。不同群落不同徑階林木胸徑、樹高生長變化差異較大,8、12、16、20cm徑階的平均生長量到達高峰的時間較晚,分別為20~25a和20~40a;而24cm徑階的平均生長量到達高峰的時間較早一些,分別為10~15a和10a;各徑階林木材積平均生長量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均未達到峰值。不同群落不同徑階林木胸徑、樹高連年生長量達到高峰的時間大致在10~20a,胸徑連年與平均生長量2條曲線相交于15~30a,樹高為10~45a(無規律可循),不同徑階材積連年生長量總體趨勢為隨年齡增加而持續增長,小徑階尚未達到峰值,20、24cm徑階的峰值為60年。采用線性回歸對蒙古櫟不同群落生長過程進行擬合,羊胡子苔草—胡枝子—蒙古櫟林、羊胡子苔草—榛子—蒙古櫟林、羊胡子苔草—興安杜鵑—蒙古櫟林的胸徑、樹高、材積的最優生長方程分別為:y=6.2819lnx-11.5133、y=2.1915×10-1x1.1028、y=8.0906×10-7x3.0405;y=4.9336lnx-8.8056、y=6.2143lnx-10.1606、y=3.7441×10-6x2.5489; y=2.2180×10-2x1.5459、y=8.1875×10-2x1.2052、y=e0.1405x-10.3435。對數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曲線方程對于蒙古櫟單株擬合度最好,回歸系數均在0.9以上,模型、截距項、自變量、顯著性概率Pr>F=<.0001,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關鍵詞:蛟河;蒙古櫟;群落;生長過程
雞樹條莢蒾秋季光合作用日變化規律研究
李金英1,李青梅2,劉子平1
(1.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2.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22)
摘要:選取吉林農業大學小漿果基地內雞樹條莢蒾栽培品種V1、V2、V3和V4,采用CIRAS-Ⅱ光合儀測定系統測定其秋季光合日變化規律,結果表明:V1、V2、V3及V4凈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現在上午8:00,V2、V3、V4于12:00再次出現峰值,其后逐漸降低。四個品種蒸騰速率峰值存在一定差異。氣孔導度日變化與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存在相似性,均在早8:00達到最大值。
關鍵詞:雞樹條莢蒾;秋季;光合日變化;品種;葉片
沙棗試管苗生根培養的研究
才巨鋒1,高 芳1,陳士剛1,秦彩云1,韓 嬌1,康爾芯2,陶 晶1
(1.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33;2.長白山森工集團敦化林業有限公司,吉林 延邊 133700)
摘要:以沙棗增殖試管苗為試驗材料,對其進行生根培養研究,結果表明:最適宜生根培養基為1/2MS + NAA0.5 mg·L-1 + 蔗糖20.0 g·L-1 +瓊脂4.5 g·L-1,生根率可達95%,平均生根數為每株4.5條,最多可達每株6.1條,平均根長2.1cm,最長根為3.5cm。在4種試管苗移栽基質中,適宜移栽基質為腐葉土與爐灰混合物,其比例為2: 1,移栽成活率為85%。
關鍵詞:沙棗;試管苗;生根;組織培養;成活率
甘草還原性糖含量對施肥配比的響應
潘樹百1,韓俊龍2,唐曉杰1,穆懷志1,程廣有1
?。?.北華大學林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市龍潭區林業局,吉林 吉林 132021)
摘要:采用三元一次回歸正交設計對甘草進行施肥配比試驗,分析還原性糖含量對施肥的響應,結果表明:在乾安碳酸鹽黑鈣土立地條件下,因子效應P肥(0.0089)>N肥(0.0119)>K肥(0.0624),施肥時應主要考慮P、N肥的交互作用。模型中K肥一次項負效應(-0.0050)>P肥一次項負效應(-0.0025),N肥二次項表現為負效應(-0.0025),N×P肥交叉項正效應(0.0150)>N×K肥交叉項正效應(0.0075)>P×K肥交叉項正效應(0.0050),N×P肥系數p在0.002水平下顯著,N×K肥交叉項系數p在0.0408水平下顯著,N肥交互作用明顯。施肥時應避免施用單一肥料,適宜N、P、K施肥量分別為40.05~44.40kg·hm-2、25.95~28.65 kg·hm-2、11.7~12.9 kg·hm-2。
關鍵詞:甘草;還原性糖;含量;施肥配比;響應
通榆縣楊樹人工林地表枯落物載量調查與分析
趙永重1,周 勇2,劉貴明3,王永明4,史立峰4,章 林2
(1.通榆縣公路管理段,吉林 白城 137200; 2.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31;3.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 長春 130022;4.通榆縣林業局,吉林 白城 130031)
摘要:以通榆縣營造楊樹人工林為對象,對不同齡組林地地表枯落物類型與載量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在4種枯落物中,枯落葉片風干含水率平均值最低,為9.68%;1h時滯枯枝最高,為15.16%。全縣楊樹人工林地表枯落物總量587202.7t,幼齡林總質量最高,為226527.5t,占38.6%;中齡林總質量73209.9t,占12.5%;近熟林總質量最低,為19018.6t,占3.2%;成熟林總質量156711.0t,占26.7%;過熟林總質量量111735.7t,占19.0%。從枯落物總質量看,秋季防火重點為幼齡林、成熟林和過熟林。
關鍵詞: 通榆縣;楊樹人工林;地表枯落物;載量;風干含水量
壓力—容積技術研究與應用綜述
楊 柳1, 王 海2,楊 琳3,孫貴林4,張利建5
(1.通化市環境保護局,吉林 通化 134000;2.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22;3.吉林省林業技術推廣站,吉林 長春 130022;4.松江河林業集團有限公司,吉林 白山 134504;5.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吉林 長春 130022)
摘要:P-V技術是植物水分生理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標之一。本文從P-V曲線測繪方法、P-V參數獲得方法、國內外研究與應用情況幾方面,對現有研究進行綜述,旨在為國內開展上述諸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植物水分生理;P-V曲線;研究與應用
建平老虎洞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
史宇飛1,賀有為2
?。?.朝陽市林業局,遼寧 朝陽 122000;2.沈陽鐵路局沈陽林業總場,遼寧 沈陽 110000)
摘要:以建平老虎洞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對象,對其動植物資源進行調查與分類整理,結果表明: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維管植物91科327屬778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3種,分別為黃檗、紫椴和野大豆;各類脊椎動物5綱27目70科357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金雕和大鴇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2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6種。提出分區保護、設立管理站、運用社區共建管理模式、加大宣傳教育和科研力度、適度開展生態旅游項目等保護對策。
關鍵詞:建平;老虎洞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對策
向海自然保護區濕地資源分布特征和水資源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陳 楊,劉 蕾,王 洵,張鐵成,谷紅亮,利世鋒
?。窒蚝壹壸匀槐Wo區管理局,吉林 白城 137215)
摘要:通過對向海自然保護區濕地資源的全面調查,分析其分布特征,結果表明:區內濕地斑塊共有102塊,分為5種類型,永久性咸水湖濕地由21個湖泊濕地構成,季節性咸水湖濕地由12個湖泊濕地構成,河流濕地由4條人工及自然河流濕地構成,季節性咸水沼澤濕地由24處沼澤濕地構成,沼澤化草甸濕地由41處沼澤化草甸濕地構成,各類濕地所占面積比例依次為28.05%、1.50%、1.25%、43.97%、25.23%,各類濕地植被覆蓋率依次為22.50%、35.16%、2.50%、67.41%、55.60%,后兩類濕地中有狗尾草和灰菜分布與生長,顯示濕地干旱化的征兆已十分明顯。在濕地植物中,典型指示性濕生植物三棱藨草分布有限,是導致鶴類、雁類等水鳥減少的原因之一。目前只有霍林河、洮兒河可為向海濕地供給與補充水源,額穆泰河已無水可供,從2003年開始截至2016年,共補給水40.63億m3,年均2.90億m3。向海濕地水資源短缺、生境破碎化與退行性演變是存在的主要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向海自然保護區;濕地資源;分布特征;水資源;植被覆蓋率;三棱藨草
吉林省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初探
范 旭1,宋菲飛1,樸雪飛1,高 侃2
(1.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吉林 長春 130022;2.吉林省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吉林 長春 130022)
摘要:本文介紹了吉林省濕地資源類型,對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深入探討,指出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公平正義、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對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補償對象、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和補償資金等制度設計提出建議。
關鍵詞:吉林??;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林業學術事業亦應提倡不忘初心
王志新
?。质×謱W會,吉林 長春 130022)
摘要:面對生態修復、產業轉型等加速蛻變發展的新形勢,林學會組織亦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始終把“牢記宗旨、踐行使命”作為立會之本,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辦會之針,把“打造平臺、凝聚會員”作為興會之基,把“面向社會、拓展職能”作為強會之策,把“完善機制、強化建設”作為治會之要,銳意進取,精準發力,戰勝艱難險阻,闖出一片新的天空。
關鍵詞:林業學術事業;發展方略;不忘初心
核桃扁葉甲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措施
馬 麟,高海燕
?。质∨R江林業局,吉林 白山 134600)
摘要:本文介紹了核桃扁葉甲生物學特性和涂黏蟲膠、投放蠋蝽、噴藥、使用植物源煙劑等防治措施。
關鍵詞:核桃扁葉甲;生物學特性;防治措施
